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自然》:食疗辅助癌症治疗重磅综述+厦大团队揭示IBD新机制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6

今天是第1410期日报。

Nature重磅综述:用食疗辅助癌症治疗

Nature[IF:43.07]

① 饮食调整引起的代谢物变化,或能增强抗癌药效、激活抗癌免疫、产生针对癌细胞的毒性和营养缺乏,以强化癌症治疗;② 饮食限制方法包括:间歇性禁食、限制促肿瘤的葡萄糖和果糖、限制癌细胞生长增殖所需的甲硫氨酸和丝氨酸;③ 补充组氨酸和甘露糖或能增强特定癌症治疗应答;④ 结合饮食限制和药物消耗天冬酰胺、精氨酸、胱氨酸、叶酸等营养素,或能改善某些癌症治疗效果;⑤ 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盐、天冬氨酸盐、丙氨酸、脂肪酸等是潜在营养靶点。

Dietary modifications for enhanced cancer therapy
03-25, doi: 10.1038/s41586-020-2124-0

【主编评语】肿瘤生长依赖于机体的营养供给,因此,调节饮食或能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营养成分来抑制肿瘤生长。近年不少研究显示,调节饮食或能限制肿瘤独特的营养需求,改变某些针对肿瘤代谢弱点的营养素,或者增强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性。用个体化的食疗来辅助增强癌症治疗的效果,正在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Nature最新发表的重磅综述对相关研究发现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非常值得专业人士学习参考。(@mildbreeze)

厦门大学团队Nature突破:靶向干细胞的坏死性凋亡,或是治疗IBD新思路

Nature[IF:43.07]

①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在肠道干细胞(ISC)中表达,在小鼠ISC中敲除SETDB1可引发肠道炎症,与基因组不稳定引起的ISC死亡有关;② 机制上,SETDB1通过抑制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缺乏SETDB1会导致细胞释放大量ERV RNA,从而激活ZBP1介导的坏死性凋亡;③ 在炎症性肠病患者样本中,也检测到SETDB1下调、基因组不稳定、ERV、ZBP1上调和坏死性凋亡;④ 药物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中的RIP3,可改善SETDB1缺陷小鼠病症。

Gut stem cell necroptosis by genome instability triggers bowel inflammation
03-25, doi: 10.1038/s41586-020-2127-x

【主编评语】Nature最新发表了来自厦门大学莫玮和韩家淮与团队的研究,发现SETDB1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的缺失,可导致肠道干细胞基因组不稳定,释放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从而触发ZBP1依赖性的坏死性凋亡和肠道炎症,是炎症性肠病(IBD)的潜在致病机制,为治疗IBD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mildbreeze)

浙大一院团队:有胃肠道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征

Gut[IF:17.943]

① 浙江省651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中,74例(11.4%)存在至少1种胃肠道(GI)症状(恶心、呕吐、腹泻),高于武汉患者;② 其中10.8%有肝病,22.97%为重症/危重症,31.08%为家庭聚集性,39.19%发烧>38.5℃,疲乏、气短和头疼的比例分别为31.08%、10.81%和21.62%,均高于无GI症状患者;③ 有GI症状的感染者中,痰液产生、乳酸脱氢酶和血糖水平升高是重症/危重症风险因素;④ 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可能有不同的S蛋白m6A甲基化位点和ACE2结合能力。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vi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74 cases of coronavirus-infected disease 2019 (COVID-19)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03-24, doi: 10.1136/gutjnl-2020-320926

【主编评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杨益大与团队,近期在Gut发表研究,重点分析了浙江省截止至2020年2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特征,并与武汉的患者和无胃肠道症状感染者进行了对比。文章呼吁应给予这些患者和其他没有典型呼吸道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更多关注,并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必要的保护。(@mildbreeze)

Lancet子刊:国际专家组紧急更新!新冠疫情期间FMT供体筛查方案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IF:12.856]

① 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存在于粪便中,提示其可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此,通过粪菌移植(FMT)传播的可能性高于其他组织移植;② 为降低FMT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国际专家小组建议针对现有的供体筛选标准进行更新,新增新冠肺炎典型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筛查,阳性者排除或者接受RT-PCR检测;③ 在疾病流行国家,所有供体应接受RT-PCR检测,供体粪便使用前储存并检疫30天,冻存粪菌移植前需回顾性核查供体的健康状态。

Screening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donor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suggestions for urgent updates from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anel
03-16, doi: 10.1016/S2468-1253(20)30082-0

【主编评语】由南京医科大学张发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Siew Ng教授等16名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近期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评论文章,提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紧急更新的供体筛查方案,在原有疾病史、血液及粪便样本的检测基础上新增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调查,高危地区或国家辅以RT-PCR检测,严格监控冻存样品安全,以期降低通过粪菌移植传播病毒的风险。尽管粪菌移植在世界范围内的管理方式有很大差异,目前也没有由此引起的新冠病毒传播的事件发生,仍需警惕其在疫情期间可能带来的风险。(@mildbreeze)

IV型菌毛介导的宿主-菌群互作(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1.974]

① IV型菌毛(T4P)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中,有T4aP,T4bP和T4cP三个类型;② 对285个肠道菌基因组数据分析发现,至少30%的细菌有T4P,变形菌门及梭杆菌门等中较常见T4P,而放线菌门及拟杆菌门中则较少见T4P;③ 产丁酸菌、Akk菌等中也有T4P;④ T4P可通过粘附、形成生物膜、蹭行运动、DNA摄取和蛋白分泌等功能,在细菌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

Bridging Bacteria and the Gut: Functional Aspects of Type IV Pili
03-05, doi: 10.1016/j.tim.2020.02.003

【主编评语】细菌可通过鞭毛及菌毛等结构与外界互作。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IV型菌毛(T4P)的类型、结构特征、在不同细菌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在与外界环境互作中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包括T4P在共生菌与致病菌中的异同、有益菌中的T4P如何影响宿主生理功能等。(@沈志勋)

东北林业大学:昆虫体内的菌群有啥用?

Microbiome[IF:10.465]

① 杨干象(Cryptorhynchus lapathi)肠腔菌群和肛门液滴菌群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同,肠腔菌群主要是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肛门液滴中主要是变形菌门;② 肛门液滴中共检测到7大高级功能,涉及31种基本功能的酶;③ 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对菌群的功能进行分析,其排序结果并不一致;④ 上述差异主要来自于测定对象是单菌分析还是菌群分析;⑤ 肠道菌群按照自身功能类别形成不同功能群组;⑥ 肠道菌群对于杨干象的最主要功能依次提供营养、消化和解毒。

Most dominant roles of insect gut bacteria: digestion, detoxification, or essential nutrient provision?
03-16, doi: 10.1186/s40168-020-00823-y

【主编评语】东北林业大学景天忠团队的研究成果。文章以象鼻虫(Cryptorhynchus lapathi)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对其肠腔内以及肛门液滴中的菌群进行了组成和功能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菌群的最主要功能是为其宿主消化大分子物质,提供营养。(@兵兵)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口腔菌群结构改变

PLoS Pathogens[IF:6.463]

① 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45例血液疾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当天的舌菌群,164名社区成年人为对照组;② 相比社区成年人,allo-HSCT受体的舌菌群多样性较低且优势菌群不同;③ 鉴定出146个细菌类群,其中34个在口腔中不常见;④ allo-HSCT受体溶血性葡萄球菌和皮氏罗尔斯顿氏菌检测阳性,与随访期间较高的死亡风险显著相关;⑤ 应密切关注allo-HSCT受体当天口腔中紊乱的菌群组成,以预防菌群失调引起的不良健康事件。

Disrupted tongue microbiota and detection of nonindigenous bacteria on the day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03-09,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8348

【主编评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genetic - hsct)受者需要接受化疗、放疗和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肠道菌群和口腔菌群。PLoS Pathogens发表的研究,测定了移植受者舌菌群的细菌组成,鉴定了34个口腔内少见的类群,其中,溶血性葡萄球菌和皮氏罗尔斯顿氏菌通常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中发现,其检测结果与随访期间较高的死亡风险显著相关。这些结果提示,异源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的口腔在移植当天,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且对特定的非本土细菌的检测或有助于移植结果的预测。(@nana)

洗必泰对口腔菌群组成及代谢的影响

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IF:6.333]

① 选取2种不同的口腔生物膜(由14种菌种组成的群落、人舌苔菌群),研究洗必泰对口腔菌群的影响;② 在2种口腔生物膜中,细菌浓度在洗必泰处理后的初期显著降低,随后快速恢复;③ 洗必泰可导致口腔菌群的组成及代谢活性变化;④ 在14种菌种组成的群落中,洗必泰对共生致病菌无显著影响,增加了乳酸盐的产生;⑤ 在人舌苔菌群中,洗必泰对菌群组成的影响是供体特异性的,并降低了有机酸的产生。

Oral biofilms exposure to chlorhexidine results in altered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c profile
03-20, doi: 10.1038/s41522-020-0124-3

【主编评语】口腔菌群失调可能引发龋齿、牙周炎等,洗必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研究了洗必泰对口腔生物膜中菌群组成及代谢活性的影响,提示在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应考虑靶向疾病相关细菌,而避免靶向共生菌群。(@沈志勋)

找出抑制艰难梭菌的肠道共生菌

mSystems[IF:6.519]

① 采用培养组学技术从健康人粪便中筛选出102种肠道细菌,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预测细菌性状;② 用体外共培养鉴定出对艰难梭菌(CD)有强拮抗作用的66种细菌,关键特性包括产生乙酸或丁酸、快速生长、与CD竞争碳源;③ 抑制CD的前16种细菌,在抗生素治疗和CD感染患者中丰度显著降低;④ 在共培养试验中测试了这些抑制菌的256种组合,发现混合菌对CD生长的影响取决于其组成及比例,有的组合能抑制CD,有的反而促进CD生长。

Identification of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Inhibiting Gut Commensals Using Culturomics, Phenotyping, and Combinatorial Community Assembly
02-04, doi: 10.1128/mSystems.00620-19

【主编评语】尽管粪菌移植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有效方法,但用特定的肠道共生菌组合来抑制艰难梭菌可能是更为安全可控的疗法。mSystems发表的一项研究按照这一思路,结合使用培养组学和表型分析等方法,鉴定出在体外能抑制艰难梭菌生长的66种人类肠道共生细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抑制菌的不同组合对艰难梭菌生长能起到不同的作用,有些组合甚至能促进艰难梭菌生长,提示在搭配细菌组合时,群落整体可能产生新的功能和性状。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多菌株微生态疗法,具有参考意义。(@mildbreeze)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戴敏,Zhonghua,兵兵,this little piggy,沈志勋,LastLOGIC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325 | 吃进去的热量吸收好不好,肠道菌群贡献有多少?

0324 | 两篇《Immunity》关注肠道免疫应答

0323 | 消化道癌症中的肠屏障、菌群与促癌炎症

0322 | 乳制品、维生素D,与儿童心血管代谢健康

0321 | 菌群与疾病:起于肠道,岂止于肠道

0320 | 菌群-肠-脑轴与生物钟如何互相影响?

0319 | 《自然》亮点:果糖诱导脂肪肝,菌群竟然是帮凶?

0318 | 研究菌群与疾病的关系,可别忽视年龄因素

0317 | 关节炎精准医疗,少不了药物微生物组学

0316 | 南京医科大学团队揭示,Akk菌如何帮助抗击大肠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